了解准确率在机器学习中的重要性、其计算方法、不平衡数据集的局限性以及提高模型性能的方法。
准确率是 机器学习 (ML) 中最基本和最直观的 评估指标 之一。它衡量模型在所有预测中做出的正确预测的比例。由于其简单性,准确率通常是开发人员首先查看的指标,以大致了解 AI 模型 的性能,尤其是在分类任务中。它可以作为快速健康检查,然后再深入进行更细致的评估。
准确率是许多分类至关重要的领域中的关键绩效指标。以下是两个示例:
尽管准确率很有用,但它可能会具有高度的误导性,尤其是在处理不平衡数据集时。不平衡数据集是指不同类别中的示例数量差异很大的数据集。例如,在欺诈检测中,合法交易的数量远远超过欺诈交易的数量。始终预测“非欺诈”的模型可以达到99%以上的准确率,但对于其预期目的而言将完全无用。这是因为它无法识别罕见但关键的案例。这种情况突出了准确率悖论,即高准确率得分会给人一种模型有效性的错误感觉。
为了全面了解模型的性能,除了准确率之外,考虑其他指标至关重要。
有几种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模型准确性,尽管通常涉及与其他指标或计算成本的权衡:
参考模型训练技巧等资源可以提供实用的指导。诸如Ultralytics HUB之类的平台允许用户训练模型,并轻松跟踪准确率以及其他关键指标,这些指标通常使用诸如TensorBoard之类的工具进行可视化。可以通过斯坦福 AI 指数报告或浏览 Papers With Code 上的数据集来跟踪该领域的进展。PyTorch 和 TensorFlow 等框架通常用于构建和训练这些模型。
总之,虽然准确率是评估 AI 模型性能的一个有价值且直观的指标,但它很少应单独使用。考虑到 ML 任务的特定目标和数据的性质,特别是潜在的不平衡或不同错误的成本,对于选择最合适的评估指标至关重要。利用可解释 AI (XAI)中的技术还可以提供超出单个指标值的更深入的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