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边缘人工智能如何在设备上实现实时、安全和高效的人工智能处理,从而改变医疗保健和自动驾驶汽车等行业。
边缘人工智能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计算模式,人工智能(AI)和机器学习(ML)算法在靠近数据生成源的硬件设备上进行本地处理。边缘人工智能不是将数据发送到集中式云服务器进行处理,而是直接在设备上执行推理。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延迟,提高了数据私密性,降低了带宽要求,因此非常适合需要立即得到结果、必须在间歇性或无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运行的应用。不断增长的边缘人工智能市场反映出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。
在典型的边缘人工智能工作流程中,数据由物理设备上的摄像头或麦克风等传感器收集。然后将这些数据直接输入在设备本地处理器上运行的预训练、优化的 ML 模型。处理器通常是专门的人工智能加速器或片上系统(SoC),它执行模型以生成输出,例如识别物体或识别命令。整个过程在几毫秒内完成,无需依赖外部网络。
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效的模型和专用硬件。必须通过模型量化和模型剪枝等技术对模型进行优化,以适应边缘设备有限的计算和内存限制。硬件解决方案包括英伟达 Jetson等功能强大的模块、低功耗微控制器以及Google Edge TPU和高通人工智能引擎等专用加速器。
边缘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虽然密切相关,但却是截然不同的概念。
边缘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行各业,在最需要的地方实现智能、实时决策,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。
尽管边缘人工智能好处多多,但其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边缘设备的计算能力和内存有限,这就要求开发人员使用YOLO 系列等高效模型,以及英伟达 TensorRT和英特尔 OpenVINO 等优化框架。在数以千计的分布式设备上管理模型部署和更新非常复杂,通常需要强大的MLOps平台和Docker 等容器化工具。此外,在各种不可预测的实际条件下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始终如一,仍然是开发人员面临的一个关键障碍。